台灣人很喜歡買儲蓄險,幾乎人手一張,目前銀行定存利率只有1%,有不少保險業務都會告訴你,儲蓄險的利率高於定存,而且能夠以「複利」利滾利 。
但是魔鬼藏在細節裡,決定買儲蓄險之前,你必須先知道以下四件事:
1.儲蓄險的年化報酬率是否真的高於定存?
2.中途解約會面臨賠本
3.「複利」是從何時開始?複利是「本金+利息」還是只有「利息」?
4.儲蓄險的保險額度
以下來慢慢來說明吧👇
儲蓄險的年化報酬率是否真的高於定存?
儲蓄險的繳費期間通常都是6-20年不等,不少保單宣告到期後報酬率高於定存,然而關鍵不在於「總報酬率」是否高於定存,而是「年化報酬率」是否高於定存 。
通常我們說的定存1%利息指的是年化報酬率,也就是投入一筆錢,一年後可以得到這筆錢的1%當作利息,然而儲蓄險的繳費和到期時間都不只一年,這樣的話該如何比較兩者之前的報酬率呢?
很簡單,就是利用「IRR」計算儲蓄險的「年化報酬率」,因為儲蓄險通常不是一次將錢全部投入,而是分批投入,因次透過IRR可以計算出期滿後真正的「內部報酬率」,不過我們可以用「年化報酬率」來理解,這樣比較容易,想了解更多IRR可以參考市場先生的一分鐘搞懂什麼是 IRR (內部報酬率)。
至於如何計算呢?只要點選IRR計算機,輸入資料就可以輕鬆算出IRR喔!!
以我自己之前買的六年期儲蓄險為例子
繳費期間是六年,每年繳50612元,滿六年可領回,領回的金額是319198元,得出總報酬是15526元,IRR是1.43%,只高於定存1%一咪咪 XD不過就當作是存錢啦~
( ▲儲蓄險滿六年IRR試算)
之前昭昭的同事被推銷一個20年的儲蓄險,不知道該不該買,結果我幫他算了IRR發現只有2%,他立馬決定不買XD(希望他的業務不要恨我)
這裡不是說2%不好,如果你只作定存,那這個儲蓄險的報酬率是可接受的,誰知道以後銀行會不會變負利率呢?
主要還是看個人需求,重點是買之前先花兩分鐘算一下IRR,不要讓自己的權益白白受損~
中途解約會面臨賠本
儲蓄險的年化報酬率和定存比起來並不算特別高,但對於想強迫存錢的人不失為一個好方法,然而儲蓄險中途解約是會損失本金的,所以買保單之前一定要衡量自己的能力,不管是儲蓄險還是其他保險,總額最好都不要超過每個月所得的1/3,才不會給自己太大的壓力。
另外長期的儲蓄險必須承擔的風險會比短期要來的高,除了必須長期持續繳款的壓力,還有資金利用率不足等問題,都是買儲蓄險之前需要考慮的。
之前還聽說有人會借利率4%的信貸去繳報酬率2%的儲蓄險,也是令人摸不著頭緒.......
「複利」是從何時開始?複利是「本金+利息」還是只有「利息」?
大家都很愛聽到「複利」這兩個字,好像只要有「複利」錢就可以源源不絕的生出來,但是保單並非從繳費第一年就開始複利,好一點的是從期滿後開始算,差一點的也不知道是多久以後。
另外,只有「本金+利息」下去滾才能真正達到複利的效果,如果只有「利息」下去複利就有點悲傷了QQ 雖然發生機率不大,但還是要記得看清楚。
儲蓄險的保險額度
儲蓄險是主打期滿領回本金還有賺,自然保險額度就不會太高,大概只會高於你繳的保費一點點而已,意思就是說如果你的保費繳的是10萬,身故或殘廢大概只能拿到10萬5000左右,其實沒什麼太大作用,所以只用儲蓄險當保險是完完全全不夠的~~~
建議小資族可以加保單純的意外險和醫療險,如果是定期險的話,每年只要繳3000-5000左右,保險額度都有300-500萬不等,完勝儲蓄險,不過確切的保費還是要視年齡和保險內容而定,保險的作用就是用不到最好,事情發生的時候你會慶幸有提早做準備。
儲蓄險期滿該不該領回?
最簡單的就是利用IRR計算機算出該年解約的IRR是多少,衡量自己是否滿意這樣的報酬率,以下是我自己的六年期儲蓄險,滿六年的IRR是1.43%(如上圖),滿十年的IRR是2%,多放四年並沒有增加多少,因為本身有投資股票,所以預計在股市回檔時會解約,將資金轉入股市。
( ▲儲蓄險滿十年IRR試算)
若是每年領息的儲蓄險,則可以計算利率是多少%,像早年的儲蓄險利率都有5-6%,對比現在定存利率1%,簡直是超棒的商品,像這樣的儲蓄險就不太需要解約,放著領息或滾利即可。
總結
2020年開始,金管會要求業者在儲蓄險的部分必須提高壽險保障成分、降低儲蓄比重,也就是說儲蓄險的保費會開始漸漸調漲,高利的短期儲蓄險以後也可能會絕跡,不過也不用因為這樣就搶買,釐清自己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,儲蓄歸儲蓄,保險歸保險是我現在比較喜歡的理財方式,不過還是感謝當初不懂投資時買了儲蓄險,默默存下一筆錢。
想學習更多理財知識 |小資族理財的第一堂入門課|
|我的理財課程筆記|
了解更多股票投資訊息:
關於昭昭的那些事:
加入line@ 獲得第一手訊息
紛絲團按讚,投資你的腦袋
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,可在下方按拍手鍵(需登入),免費幫助我獲得創作收入